蜀賈三人,皆賣藥於市。其一人專取良,計入以為出,不虛價亦不過取贏。
一人良不良皆取焉,其價之賤貴,惟買者之欲,而隨以其良不良應之。
一人不取良,惟其多賣,則賤其價,請益則益之不較,
於是爭趨之,其門之限月一易,歲餘而大富。
其兼取者趨稍緩,再期亦富。
其專取良者,肆日中如宵,旦食而昏不足。
郁離子見而嘆曰:「今之為士者亦若是夫!昔楚鄙三縣之尹三,
其一廉而不獲於上官,其支也無以僦(音就)舟,人皆笑以為癡。
其一擇可而取之,人不尤其取而稱其能賢。
其一無所不取以交於上官,子吏卒,而實富民,
則不待三年,舉而任諸綱紀之司,雖百姓亦稱其善,不亦怪哉!」
四川有三個商人,都在市場上賣藥。
其中一人專門進優質藥材,按照進價確定賣出價,不虛報價格,
更不過多地取得贏利。
一人優質不優質的都進貨,他售價的高低,只看買者的需求程度來定,
然後用優質品或次品來應對他們。
另一人不進優質品,只求多,賣的價錢也便宜,要求多就多一點,不計較。
於是人們爭著到他那裡買藥,他店鋪的門檻每個月換一次。
過了一年就非常富有了。
那兼顧優質品和次品的商人,前往他那買藥的稍微少些,過了兩年也富了。
那專門進優質品的商人,中午時的店鋪就如同在晚上,早晨有吃晚餐不足。
郁離子見了嘆道:當今為官的,也如此啊!
從前楚國邊遠的三個縣的三個縣官。
其中一個廉潔卻不能得到上司的提拔,他離任的時候,沒有錢租賃坐船,
人們都笑話他認為他蠢。其中一個選擇方便獲取的利益就取,
人們不責怪他的攫取反而稱贊他賢能。
其中一個沒有利益不榨取的,獲得的利益用來交給上級官吏,
他將下級官吏和士卒當成兒子一樣,將富人像賓客一樣地對待,
不到三年,升遷被任命為長官法紀的職務,即使是百姓也稱贊他的善良。
這不是怪事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