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曰:學不可以已。
青,取之於藍,而青於藍;冰,水為之,而寒於水。
木直中繩,輮以為輪,其曲中規;
雖有槁暴,不復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
故木受繩則直,金就礪則利,
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,則知明而行無過矣。
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
不臨深谿,不知地之厚也;
不聞先王之遺言,不知學問之大也。
干越夷貉之子,生而同聲,長而異俗,教使之然也。
君子說:求取學問與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。
青色是從蓼藍裡提煉出來的,但是顏色比蓼藍還深;
冰由水冰凍而成,溫度比水還要更冷。
木材合乎繩墨的筆直,使它彎曲成車輪,
木材的彎度就符合圓的標準了(規本是畫圓的工具),
雖然曬乾成了枯木,木材也不會再挺直,
這是因為使它彎曲而成為這樣的。
所以木材經由繩墨丈量就能取直,
金屬物品在粗的磨刀石磨過就能變得鋒利,
君子廣泛學習,而且每天至少三次自我反省,
那麼他就會識見明智,而行止不會有過失了。
所以不登上高山,就不知天有多高;
不面臨深谷,就不知道地有多厚;
不聆聽理解先王的遺教,就不知道學問有多麼博大精深。
干越夷貉的孩子,初生時,啼聲相同,
長大以後,因生長環境不同而致所學的習俗各異,
這就是教育使他們成為如此情形的。
白話試譯:水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