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直界有墮龍入村。其行重拙,入某紳家。
其戶僅可容軀,塞而入。
家人盡奔。登樓譁譟,銃(音ㄔㄨㄥˋ)砲轟然。龍乃出。
門外停貯潦水,淺不盈尺。
龍入,轉側其中,身盡泥塗;極力騰躍,尺餘輒墮。
泥蟠三日,蠅集鱗甲。忽大雨,乃霹靂拏空而去。
河北省界有條龍墜落到村裡。
牠的行動笨拙,爬進某鄉紳家中,
門的大小只能容過它的身軀,龍硬塞而入。
家人都奔逃而出,爬到高樓上大聲亂叫,
轟隆隆地打著火槍、土炮,龍才爬出去。
門外積存著一窪泥水,淺得不到一尺深。
龍爬進去,在泥水裡轉身翻騰,渾身沾滿了泥污,
牠用盡力氣騰躍,只上去一尺多就墜落下來。
龍在泥水中蜷伏了三天,蒼蠅都聚集在牠的鱗甲上。
忽然下起大雨,龍才隨著雷聲凌霄而去。
房生與友人登牛山,入寺游矚。
忽椽(音船)間一黃塼墮,上盤一小蛇,細裁如蚓。
忽旋一週,如指;又一週,已如帶。共驚,知為龍,群趨而下。
方至山半,聞寺中霹靂一聲,天上黑雲如蓋,一巨龍夭矯其中,移時而沒。
房生與友人一起登牛山,進入一座寺廟遊覽,忽然屋椽間落下一塊黃磚,
上面盤著一條小蛇,才像蚯蚓那樣細小。
蛇忽然旋轉了一週,變得像手指頭一樣粗;又轉一週,已經如帶子一樣了。
大家都很驚訝,知道牠是龍,一群人連忙跑下山。
剛走到半山腰,聽到寺廟中發出雷聲,天上的黑雲像一頂蓋子,
一條巨龍在雲中矯健翻騰,不久就不見了。
章丘小相公莊,有民婦適野,值大風,塵沙撲面。
覺一目眯,如含麥芒,揉之吹之,迄不癒。
啟瞼而審視之,睛固無恙,但有赤線蜿蜒於肉分。
或曰:「此蟄龍也。」婦憂懼待死。
積三月餘,天暴雨,忽巨霆一聲,裂眥而去。婦無少損。
章丘縣的小相公莊,有一個民婦到田野去,遇到大風,塵沙撲面,
覺得塵沙鑽進一隻眼睛,像是含著麥芒一樣不適。她又揉又吹,始終沒有痊癒。
翻開眼皮仔細檢查,眼睛無恙,但在肉上有一條彎曲的紅線。
有人說:這是一條蟄居的龍。民婦聽了又憂又懼,覺得準備等死了。
過了有三個多月,天上落下暴雨,
忽然一聲巨響,蟄龍衝開眼皮飛走了。民婦沒有絲毫損傷。
袁宣四言:「在蘇州值陰晦,霹靂大作。
眾見龍垂雲際,鱗甲張動,爪中摶一人頭,鬚眉畢見;
移時,入雲而沒。亦未聞有失其頭者。」
袁宣四曾說:我在蘇州時,有一回正遇上陰雨天,
忽然雷聲大作,眾人看見一條龍從雲際垂落,鱗甲張動著,
龍爪上抓著一個人頭,鬍鬚眉毛都看得清清楚楚,
沒多久,穿入雲中不見了。也沒聽說有誰失了頭的。
袁宣四:名藩,字松藩,淄川(今山東淄博市)人。
康熙二年(1663)舉人,揀選知縣,有文名。
康熙二十六年(1687)參加重修《淄川縣誌》。
白話試譯:水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