陝右某公,辛丑進士。能記前身。嘗言前生為士人,中年而死。
死後見冥王判事,鼎鐺油鑊,一如世傳。
殿東隅,設數架,上搭豬羊犬馬諸皮。
簿吏呼名,或罰作馬,或罰作豬;皆裸之,於架上取皮被之。
俄至公,聞冥王曰:「是宜作羊。」鬼取一白羊皮來,捺覆公體。
吏白:「是曾拯一人死。」
王檢籍覆視,示曰:「免之。惡雖多,此善可贖。」鬼又褫其毛革。
革已黏體,不可復動。兩鬼捉臂按胸,力脫之,痛苦不可名狀;
皮片斷裂,不得盡脫,既脫,近肩處,猶黏羊皮大如掌。
公既生,背上有羊毛叢生,剪去復出。
陝西的某生,是辛丑年的進士,他能記得前輩子的事。
曾說前生是個讀書人,活到中年死了。
死後在地府見冥王判決,大鍋大鼎內有沸騰的熱油烹人,如同世間所傳說的一樣。
大殿東邊的角落,擺設了數個架子,上面搭放著豬羊犬馬諸牲畜的皮。
手持生死簿的官吏叫著名字,或是罰作馬的,或是罰作豬的,
都光著身子,從架上取皮披上。
很快地輪到某生,聽到冥王說:他應該當羊。
鬼取來一張白羊皮,按在他的身上。簿吏對冥王說:這人曾救過一人的性命。
冥王檢查生死簿,來回看了幾次,指示說:
免了,作惡雖多,但這善行可以贖去罪惡。鬼又要脫去他身上的毛革。
但毛革已黏在身體上,不能再移動。兩隻鬼捉住他的手臂,按住他的胸口,
用力拔除,他痛得難以用言語形容,羊皮一片片斷裂開來,但無法全部脫去,
脫到最後,靠近肩膀處,還黏有巴掌大的羊皮。
某公轉生後,背上有一叢叢的羊毛,剪去還會再長出來。
白話試譯:水晴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