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,注莊子者數十家,莫能究其旨要。
向秀於舊注外為解義,妙析奇致,大暢玄風。
唯秋水、至樂二篇未竟而秀卒。秀子幼,義遂零落,然猶有別本。
郭象者,為人薄行,有?才。見秀義不傳於世,遂竊以為己注。
乃自注秋水、至樂二篇,又易馬蹄一篇,其餘眾篇,或定點文句而已。
後秀義別本出,故今有向、郭二莊,其義一也。
起初,注《莊子》的有幾十家,可是沒有一家能探索到它的要領。
向秀推開舊注,另求新解,精到的分析,美妙的意趣,
使《莊子》玄奧的意旨大為暢達。
其中只有《秋水》、《至樂》兩篇的注還沒有完成,向秀就死了。
向秀的兒子還很小,不能完成父業,這兩篇的注釋便脫落了,
可是還留有一個副本。
郭象這個人,為人品行不好,卻是才智出眾。
他看到向秀所釋新義在當時沒有流傳開,便偷來當做自己的注。
於是自己注釋了《秋水》、《至樂》兩篇,
又改換了《馬蹄》一篇的注,其餘各篇的注,有的只是改正一下文句罷了。
後來向秀釋義的副本發現了,所以現在有向秀、郭象兩本《莊子注》,
其中的內容是一樣的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