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斗六門沿山入,過牛相觸,溯濁水溪之源。翼日可至水沙連內山。
山有蠻蠻、貓丹等十社。
控弦千計、皆鷙(音至)悍位未甚馴良、王化所敷、羈縻勿絕而已。
水沙連嶼在深潭之中,小山如贅疣,浮游水面。
其水四周大山,山外溪流包絡,自山口入,匯為潭。
潭廣八、九里,環可二、三十里。中間突起一嶼。
山青水綠,四顧蒼茫,竹樹參差,雲飛鳥語;古稱蓬瀛,不過是也。
從斗六門沿著山邊進入,經過牛相觸,上溯濁水溪源頭上行,
第二天可以到達水沙連內山,山中有蠻蠻、貓丹等共十個番社。
擁有武力裝備估計一千多人,都是性格強悍,尚未十分馴服善良,
只是我皇朝教化散播,不斷加以控制而已。
水沙連島在深水潭中,小小一座山有如人身上贅疣一般,漂浮在水面上。
潭水四周大山環繞,山外各溪流包容網羅,最後從山口進入,匯集成水潭,
潭面約八、九里寬,環繞一周大約二、三十里。
潭中突出一座小島,山巒青翠,水波碧綠,四面環顧,一片蒼茫,
竹林樹木參差錯落,雲朵翱翔天際,鳥兒樹上鳴叫,
古來稱作蓬瀛仙境,一點也不過分啊。
番繞嶼為屋以居,極稠密。獨虛其中為山頭,如人露頂然。
頂寬平,甚可愛。
詢其虛中之故,老番言自昔禁忌,相傳山頂為屋,則社有火災,是以不敢。
嶼無田,岸多蔓草。
番取竹木結為桴,架水上,藉草承土以耕,遂種禾稻,謂之浮田。
水深魚肥,且繁多。番不用至罾罟(音增古),駕蟒,甲挾弓矢射之,須臾盈筐。
發家藏美酒,夫妻子女,大嚼高歌,洵不知帝力於何有矣。
蟒甲,番舟名,刳(音枯)獨木為之;劃雙槳以濟。
大者可容十餘人,小者三、五人。
環嶼皆水,無陸路出入,胥用蟒甲。
外人欲詣其社,必舉草火,以煙起為號,則番刺蟒甲以迎;不然,不能至也。
原住民環繞小島建屋居住,密度很高,
獨獨空出中央山頭部份,像人露出頭頂一般。
山頂寬闊平坦,十分可愛。
詢問山頂中空的緣故,老原住民說是從前就有的禁忌,
相傳如果在山頂蓋屋子,那麼番社就有火災,所以沒有人敢在上頭蓋房子。
島上沒有水田,岸邊多蔓生野草,
原住民大多用竹子木板連結成排筏,架在水面上,鋪草載土用來耕作,
於是種植水稻,稱作浮田。
潭水深,魚兒肥而且十分眾多,原住民不用漁網,
只需駕著獨木舟,手拿著弓箭射殺,不久就滿一簍筐。
打開家中珍藏的美酒,夫妻及子女們,大口吃喝,高聲唱歌,
實在不知道皇帝的有無存在。
蟒甲是原住民對船隻的稱呼,挖空獨木做成,
划著兩隻船槳用來渡水。大船可以容納十多人,小船容納三、五個人。
環繞島嶼四周都是湖水,沒有陸地可以進出,全部要用蟒甲。
外面的人想前往該番社,一定要升起火把,以煙霧做為訊號,
那麼住民就會划著獨木舟來迎接,否則就不能到達那裡。
嗟乎?萬山之內,如有此水;大水之中,有此勝地。
浮田自食,蟒甲往來,仇池公安足道哉!
武陵人誤入桃源,余曩(音ㄋㄤˇ)者嘗疑其誕;
以水沙連觀之,信彭澤之非欺我也。
但番人服教未深,必時挾軍士以來遊,於情弗暢,且恐山靈笑我。
所望當局諸君子,修德以淪浹其肌膚,使人人皆得宴遊焉,則不獨余之幸也已。
哎呀!群山之中,竟有這般廣大水域,廣大水域中,有這樣的勝景。
利用浮田自耕自給,利用獨木舟往來湖面,
遙想那無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一事,我從前曾經懷疑這件事情的荒誕不經;
如今以水沙連來看,相信彭澤令陶淵明的話是不會欺騙我啊。
但是原住民信服教化還未深入,一定要時時依賴士兵保護才能前來一遊,
心情無法暢快,而且唯恐山上神明譏笑我。
希望當局掌權者,修明道德教化,使得外頭的人都能平安到此遊玩,
那麼就不只是我個人的幸運了。
水沙連內山,產土茶,色綠如松蘿,味甚清冽,能解暑毒,消腹脹,亦佳品云。
水沙連深山內,出產當地茶葉,顏色翠綠有如松蘿,味道十分清涼,
能解除暑熱毒素,消除腹脹之苦,也是美好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