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天觀道士某,喜吐納之術。有翁假寓觀中,適同所好,遂為玄友。
朝天觀有一個道士,他喜歡修習呼吸吐納的法術。
有個老翁借住觀中,正好與他興趣相投,兩人便成了道友。
居數年,每至郊祭時,輒先旬日而去,郊後乃返。道士疑而問之。
翁曰:「我兩人莫逆,可以實告:我狐也。
郊期至,則諸神清穢,我無所容,故行遯(音盾)耳。」
住了幾年,每到郊祭的時候,他就會提早十天離開,到了郊祭結束後才回來。
道士覺得很奇怪,就問他原因。
老翁說:你我二人是心靈契合的好友,我可以對你說實話,我是一隻狐狸。
郊祭之期時,諸神下凡清理穢物,我沒有可以容身的地方,只好暫時逃開。
郊祭: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禮。
又一年,及期而去,久不復返。疑之。一日忽至。因問其故。
答曰:「我幾不復見子矣!曩欲遠避,心頗怠,視陰溝甚隱,遂潛伏卷甕下。
不意靈官糞除至此,瞥為所睹,憤欲加鞭。余懼而逃。
靈官追逐甚急。至黃河上,瀕將及矣。大窘無計,竄伏溷中。
神惡其穢,始返身去。既出,臭惡沾染,不可復遊人世。
乃投水自濯訖,又蟄隱穴中,幾百日,垢濁始淨。
今來相別,兼以致囑:君亦宜引身他去,大劫將來,此非福地也。」
言已,辭去。道士依言別徙。未幾而有甲申之變。
又一年,到了郊祭時期,老翁又離開了,這次很久沒有回來。
道士懷疑他去了別的地方。一天,老翁忽然回來,道士就問他怎麼回事。
老翁答道:我差點就不能再見到你了!上次郊祭時我本該遠遠走避,
但是心裡又覺得很倦怠,看到暗溝那邊甚是隱蔽,就伏在入口的小甕底下。
沒想到靈官正好在這裡掃除穢物,被他一眼瞧見,氣得就要用鞭子打我。
我很害怕,就轉身逃跑。
靈官在後頭追得很急,到了黃河邊上,眼看就要追到我了。
當時我窘迫得別無他法,就竄著身子趴進了一個糞坑。
靈官討厭污穢,這才轉身離去。
我出來後,身上沾染惡臭,無法在人間繼續遊蕩,就跳進水裡,
把自己洗畢,又潛隱在洞穴當中,過了幾百天,全身的髒污濁氣才去除乾淨了。
今天來向你告別,順便叮囑你一事:你最好也退到他處躲避,
大劫難就要來了,這裡不是能安樂度日的地方。
說完,老翁就告辭離去。道士也依照他的勸告搬到了別處。
沒有多久,就發生了甲申之變。
甲申之變:明崇禎十七年甲申,李自成義軍攻占北京,明亡,史稱甲申之變。
清兵入京也在同年,此當兼指。
靈官:即王靈官。生前學道,死後由玉皇太帝封為先天主將,
司天上、人間糾察之職。道教奉祀為護法神。
道觀所塑王靈官像,赤面,三目,披甲執鞭,是鎮守山門之神。
白話試譯:水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