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郡陳遺,家至孝,母好食鐺底焦飯。
遺作郡主簿,恒裝一囊,每煮食,輒貯錄焦飯,歸以遺母。
後值孫恩賊出吳郡,袁府君即日便征,遺已聚斂得數斗焦飯,
未展歸家,遂帶以從軍。
戰於滬瀆,敗。軍人潰散,逃走山澤,皆多饑死,遺獨以焦飯得活。
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。
吳郡人陳遺,在家裡非常孝順。
他母親喜歡吃鍋巴,陳遺在郡裡做主簿的時候,總是準備好一個袋子,
每逢煮飯,就把鍋巴儲存起來,等到回家,就帶給母親。
後來遇上孫恩賊兵侵入吳郡,內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。
這時陳遺已經存到幾斗鍋巴,來不及回家,便帶著隨軍出征。
雙方在滬瀆開戰,袁山松打敗了,軍隊潰散,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,
沒有吃的,多數人餓死了,唯獨陳遺靠鍋巴活了下來。
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對他純厚孝心的善報。
孫恩:東晉末,孫恩聚眾數萬,攻陷郡縣。
後來攻打臨海郡時被打敗,跳海死。
袁府君:即袁山松,任吳國內史(諸侯王封國內掌民政的長官,相當於太守)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