犀武敗於伊闕,周君之魏求救,魏王以上黨之急辭之。
周君反,見梁囿而樂之也。
綦母恢謂周君曰:「溫囿不下此,而又近。臣能為君取之。」
反見魏王,王曰:「周君怨寡人乎?」
對曰:「不怨。且誰怨王?臣為王有患也。
周君,謀主也,而設以國為王扞秦,而王無之扞也,臣見其必以國事秦也。
秦悉塞外之兵,與周之眾,以攻南陽,而兩上黨絕矣。」
魏王曰:「然則奈何?」
綦母恢曰:「周君形不小利事秦,而好小利。
今王許戍三萬人與溫囿,周君得以為辭於父兄百姓,
而利溫囿以為樂,必不合於秦。
臣嘗聞溫囿之利,歲八十金,周君得溫囿,其以事王者,歲百二十金,
是上黨每患而贏四十金。」魏王因使孟卯致溫囿於周君而許之戍也。
秦國在伊闕打敗了魏將犀武以後,就進攻西周。
周赧王去向魏國求援,魏王以上黨情勢緊急為藉口,拒絕了周赧王的請求。
在返國途中,赧王看見魏國的梁囿,十分喜愛。
赧王大臣綦毋恢對赧王說:
魏國的溫囿,並不比梁囿差,而且又近,我能為君王要來。
於是,綦毋恢返回去見魏王。
魏王說:周君抱怨我嗎?
綦毋恢回答說:他不抱怨您又怨誰呢?我認為君王將會自取禍患。
赧王畢竟是諸侯的首領,西周又可以做貴國的屏障,防禦秦國的進攻,
貴國卻不能為西周防禦秦國,我看西周必然會去討好秦國,
秦國如果發動伊闕塞外的兵力與西周之兵,進攻貴國的南陽,
那麼,韓、魏的上黨要道就會被切斷。
魏王說:那可怎麼辦呢?
綦毋恢說:看樣子,赧王是不善於討好秦國的,他很貪小利。
君王您如果答應派三萬人去駐守西周的邊境,
並把溫囿送給赧王,赧王對宗室貴族、朝廷百官既可以有所藉口,
又滿足了他喜愛溫囿遊樂的私心,他就一定不會與秦國聯合。
我聽說溫囿獲得的利益,每年可以達八十金,
赧王得了溫囿,每年可以給君王繳納一百二十金。
這樣,上黨既沒有禍患,每月又可多得四十金。
魏王聽後,便派孟卯獻出溫囿,又答應派兵去西周戍守邊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