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人伐宋以救鄭,宋公將戰。
大司馬固諫曰:「天之棄商久矣!君將興之,弗可赦也已。」弗聽。
及楚人戰于泓,宋人既成列,楚人未既濟。
司馬曰:「彼眾我寡,及其未既濟也,請擊之。」
公曰:「不可。」既濟,而未成列,又以告。公曰:「未可。」
既陳而後擊之,宋師敗績。公傷股,鬥官殲焉。
國人皆咎公。公曰:「君子不重傷,不禽二毛。古之為軍也,不以阻隘也。
寡雖亡國之餘,不鼓不成列。」
子魚曰:「君未知戰。勍敵之人,隘而不列,天贊我也。
阻而鼓之,不亦可乎?猶有懼焉!且今之勍者,皆吾敵也。
雖及胡耇,獲則取之,何有於二毛?明恥教戰,求殺敵也。
傷未及死,如何勿重?若愛重傷,若愛重傷,則如勿傷。
愛其二毛,則如服焉!
三軍以利用也,金鼓以聲氣也,利而用之,阻隘可也。聲盛致志,鼓儳可也。」
宋襄公與楚軍在泓水作戰。宋軍已擺好了陣勢,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。
擔任司馬的子魚對宋襄公說:
對方人多而我們人少,趁著他們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,請您下令進攻他們。
宋襄公說:不行。
楚國的軍隊已經全部渡過泓水還沒有擺好陣勢,子魚又建議宋襄公下令進攻。
宋襄公還是回答說:不行。
等楚軍擺好了陣勢以後,宋軍才去進攻楚軍,結果宋軍大敗。
宋襄公大腿受了傷,他的護衛官也被殺死了。
宋國人都責備宋襄公。
宋襄公說:有道德的人在戰鬥中,只要敵人已經負傷就不再去殺傷他,
也不俘虜頭髮斑白的敵人。古時候指揮戰鬥,是不憑借地勢險要的。
我雖然是已經亡了國的商朝的後代,卻不去進攻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。
子魚說:您不懂得作戰的道理。強大的敵人因地形不利而沒有擺好陣勢,
那是老天爺幫助我們。敵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們發動進攻,不也可以嗎?
還怕不能取勝!當前的具有很強戰鬥力的人,都是我們的敵人。
即使是年紀很老的,能抓得到就該俘虜他,
對於頭髮花白的人又有甚麼值得憐惜的呢?
使士兵明白甚麼是恥辱來鼓舞鬥志,奮勇作戰,為的是消滅敵人。
敵人受了傷,還沒有死,為何不能再去殺傷他們呢?
不忍心再去殺傷他們,就等於沒有殺傷他們;
憐憫年紀老的敵人,就等於屈服於敵人。
軍隊憑著有利的戰機來進行戰鬥,鳴金擊鼓是用來助長聲勢、鼓舞士氣的。
既然軍隊作戰要抓住有利的戰機,那麼敵人處於困境時,正好可以利用。
既然聲勢壯大,充分鼓舞起士兵鬥志,那麼,攻擊未成列的敵人,當然是可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