執事率數百之眾,困守城中,何足以抗我軍?而余尤怪執事之不智也!
夫天下之人,固不樂死於非命。
余之數告執事者,蓋為貴國人民之性命,不忍陷之瘡痍爾。
今再命使者,前往致意,願執事熟思之。
執事若知不敵,獻城降,則余當以誠意相待;
否則我軍攻城,而執事始揭白旗,則余亦止戰,以待後命。
我軍入城之時,余嚴飭將士,秋毫無犯,一聽貴國人民之去。
若有願留者,余亦保護之,與華人同。
夫戰敗而和,古有明訓;臨事不斷,智者所譏。
貴國人民,遠渡重洋,經營臺島。至勢不得已,而謀自衛之道,固余之所壯也。
然臺灣者,中國之土地也,久為貴國所踞。
今余既來索,則地當歸我。珍瑤不急之物,悉聽而歸。
若執事不聽,可樹紅旗請請戰,余亦立馬以觀。毋游移而不決也。
生死之權,在余掌中。見機而作,不俟終日。唯執事圖之。
執事您率領幾百名士兵,困守安平城中,怎麼能夠抵抗我的軍隊呢?
而我更奇怪的是您如此地不聰明啊!
天下的人,本來就沒有人喜歡在意外災害中死亡,不能終其天年。
我屢次勸告您的理由,實在是為了貴國人民的性命,
不忍心使他們陷於災禍苦難的境地罷了。
現在再派使者前往傳達意思,希望您仔細想一想。
您如果知道戰不過我們,就獻出城池投降,那我一定用誠意對待你們;
否則我的軍隊攻城,那時您才高舉白旗,表示投降,那時我也可以停止作戰,
用來等待您後來表示的意見。
我的軍隊進城的時候,我必嚴厲地命令將士,
對貴國人民一點也不加以侵犯,完全聽任貴國人民離去。
如果有人願意留下,我也保衛他,和華人相同。
說到戰敗了談和,自古就有明白的教訓;
面對事情,不能當機立斷,將被聰明的人所譏笑。
貴國人民遠渡重洋,來經營台灣島,到了形勢不得已,
而謀求保衛自己的方法,本來我認為是豪壯的事情。
但台灣是中國的土地,長久被貴國所佔據。
現在我既然來討取,那土地應當歸還我們。
珍珠、寶玉等無關緊要的東西,全都聽任你們拿回去。
如果您不聽,可高舉紅旗請戰,我當駐馬觀兵,指揮督戰。不要猶疑不決了。
生死的權柄,掌握在我手裡,
看見事情的徵兆,就該立刻行動應變,不再耽擱時間。希望您好好考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