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的諸葛筆、端溪硯,五代的徽墨、澄心堂紙,是文房四寶中的極品。
諸葛筆與孔明無關,而是在宣州這個地方一群姓諸葛的筆工所製,
所以又名宣筆。
歐陽修曾稱頌道:宜人諸葛高,世業守不失。緊心傅長毫,三付頗精密。
硬軟適人手,百管不差一。
蘇軾就極愛用宣城諸葛家筆,柳公權、白居易也對此地的毛筆讚不絕口。
端溪硯名的由來是因為它產於廣東肇慶的端溪,
而此地古代屬於端州,所以稱端硯。這種硯石的石質溫厚似玉,且易發墨。
曾有個傳說,一位書生赴京趕考,其時天降大雪,
眾人的墨汁在硯台上均凝結成冰,唯有這位使用端硯的書生,
他的墨汁一如往常並未結冰,皇帝得知此事,將端硯列入納貢逸品,
自此端硯名傳千古。
徽墨,最早稱奚墨。
南唐後主李煜酷愛作詩繪畫,安徽知府為了討好皇上,
差人選了兩塊奚墨進獻給朝廷。
李後主一試,果然不沾不澀,不滯不滑,烏亮光澤,而且芳香四溢,連聲稱讚。
當即把奚廷控召去,封為「墨務官」,賜姓為李,又加封「奚墨」為「徽墨」。
所以到了宋代,徽州(北宋末年歙州改為徽州)成為當時中國的製墨中心,
徽墨也成為了墨中之精品,譽滿天下。
李氏的製墨藝術被人們歷代相傳,一直至今。
至於在畫紙最著名的自然是宣紙了,
而書法的紙,最有名的是公元八世紀南唐年間的澄心堂紙。
這種紙有「紙中第一品」的稱譽,製作過程十分考究,
必定要用寒冬臘月的冰水抄製,原料亦一定要用楮皮。
澄心堂紙紙質厚重、異常潔白、平滑如玉,
清朝的乾隆皇帝便十分喜愛,曾下令製「乾隆仿製澄心堂紙」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