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年間,館閣(中央學術機構)設有輪流值班制度,
每晚安排一名閣員值宿。
當時值班閣員開溜成風,開溜的名堂,代代閣員約定俗成,
在值班登記簿上均寫為『腸肚不安』。
一位名叫陳鵠的太學生,硬被拉去館閣值宿。
他開溜時,偏不循例照寫『腸肚不安』。,卻標新立異大書『感風』二字。
陳鵠之所以發明出『感風』這個新奇用語,自有客觀原因。
在很長時期內,中醫對病因的表述都不規範明晰。
南宋醫學理論家陳無擇首次把引致百病的病因區分為外因、內因、不內外因三大類;
就外因而論,又區分為六淫,即風、寒、暑、溼、燥、火等六種反常氣候變化。
陳鵠對他的同時代人陳無擇尚未獲得公認的新學說顯然已有了解,
故而在開溜時能夠賣弄小聰明,隨手借來六淫之首『風』,
並前綴以『感』字。感者,受也。
陳鵠所創先例,為其後數世官場不時因襲,迨至清代,卻發生突破性形變。
清代官員公事請假休息,例稱請『感冒假』。『冒』:透出也。
『感冒假』作為一個意義總體,可作如是闡釋:
本官在為該公務操勞之際,已感外淫,隱病而堅持至今,
症狀終於爆發出來...故而不得不請假休養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