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攻邯鄲,十七月不下。爭謂王稽曰:「君何不賜軍吏乎?」
王稽曰:「吾與王也,不用人言。」
莊曰:「不然。父之於子也,令有必行者,必不行者。
曰『去貴妻,賣愛妾』,此令必行者也;
因曰『毋敢思也』,此令必不行者也。
守閭嫗曰,『其夕,某懦子內某士』。貴妻已去,愛妾已賣,而心不有。
欲教之者,人心固有。
今君雖幸於王,不過父子之親;君吏雖賤,不卑於守閭嫗。
且君擅主輕下之日救矣。聞『三人成虎,十夫楺椎。眾抽所移,毋翼而飛』。
故曰,不如賜軍吏而禮之。」王稽不聽。
軍吏窮,果惡王稽、杜摯以反。
秦王大怒,而欲兼誅范睢。
范睢曰:「臣,東鄙之賤人也,開罪於楚、魏,遁逃來奔。
臣無諸侯之援,秦習之故,王舉臣於羈旅之中,使職事,
天下皆聞臣之深與王之舉也。
今遇惑或與罪人同心,而王明誅之,是王過舉顯於天下,而為諸侯所議也。
臣願請藥賜死,而恩以相葬臣,王必不失臣之罪,而無過舉之名。」
王曰:「有之。」遂弗殺而善遇之。
秦兵攻打邯鄲,經過十七個月的苦戰也沒攻下,
奏國有個名叫莊的人對秦將王稽說:「您為甚麼不賞賜下級軍官呢?」
王稽說:「我和君主之間,彼此互相依賴,用不著聽別人的?」
莊又說:「我認為你的話不對,即使是父子的關係,
也有令在必行和不必實行之分。例如說『丟掉嬌妻,賣掉愛妾』,
這就是一道必行的命令,假如說『想也不想自己的妻妾』,
就是一道必然不能實行的命令。
有一個看守閭裡大門的老太太說:『那天晚上,那年輕媳婦召進一個野男人。』
對前一件事來說,嬌妻已經走了,愛妾也已經賣了,
而父親不應說不許有思念之情。對後一件事說,想要控告他們通姦,
每個人本來就都能有這種想法。
現在閣下雖然很得君王的寵信,但是卻不會超過父子的骨肉至親;
而下級軍官雖然身份微賤,總不會低於看門的老太婆。
況且閣下仰仗君王的寵信,平日一直輕視屬下。
常言道:『三個人說有虎,大家就都相信有虎;
十個人說大力士可以折彎鐵鎚,大家也都會相信;
如果大家都那樣說,就可以使東西不翼而飛。』所以實在不如賞賜諸將加以優遇!」
可是王稽不肯採納這項建議,後來諸將處在困境時,
果然有人返回秦國,控告了王稽和杜摯謀反。
結果秦昭王大怒,甚至於要把范睢一起處死。
范睢說:「臣只不過是東方鄉間一個草民,由於在魏犯了法,才逃到秦國來。
臣並沒有諸侯的支援,同時也沒有親友在秦國朝中。
可是大王卻能在臣流浪時加以重用,託付以君國大任,
天下的人都知道臣與大王的事。
如今臣遇到讒言,有人認為臣和罪人同心,而大王要公開殺臣,
就等於說大王以前重用臣是錯誤的,必然會招致天下諸侯的議論。
所以臣願意服毒自盡,並且懇請大王恩准以宰相之禮葬臣。
這樣,大王雖然處臣以死罪,也不會落得一個誤用重臣之名。」
秦昭王說:「有道理!」於是秦王沒有殺范睢,而且仍然厚待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