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侯曰:「鄭人謂玉未理者璞,周人謂鼠未臘者朴。
周懷璞過鄭賈曰:『欲賣朴乎?』鄭賈曰:『欲之。』
出其朴,視之,乃鼠也。因謝不取。
今平原君自以賢,顯名於天下,然降其主父沙丘而臣之。
天下之王尚猶尊之,是天下之王不如鄭賈之智也,眩於名,不知其實也。」
應侯說:「鄭國人把沒有經過加工的玉叫『璞』,
周人把沒有經過加工醃製的老鼠叫『朴』。
一次,周人袋裡裝著『朴』,遇見一個鄭國的商人,問他:「您要買朴嗎?」
鄭國的商人以為是賣『璞』的,就說:『想買』。
周人從袋裡拿出朴給他看,原來是沒有經過加工醃製的老鼠。
鄭國的商人便謝絕了,沒要。
現在平原君自認為很賢能,在天下享有盛名,
可是當安平君和李兌在沙丘宮殺害了趙武靈王,
趙惠文王作為人子不報殺父之仇,而平原君竟做了趙惠文王的大臣,
天下的君王還尊敬他,這是何其愚蠢。
由此看來,天下的君王還不如鄭國的商人聰明,
鄭國的商人還能辨明『璞』不是『朴』,而不要『朴』:
天下的君王卻不能明辨賢與不賢,仍然尊敬平原君。」
這都由於是被虛名所迷惑,不瞭解事實的真相啊!」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