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:「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,若潛師以來,國可得也。」
杞子從鄭國派使者向秦國密報︰
「鄭國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鎖匙,如果暗中派軍隊前來,就可以取得鄭國。」
穆公訪諸蹇叔,蹇叔曰:「勞師以襲遠,非所聞也。
師勞力竭,遠主備之,無乃不可乎?
師之所為,鄭必知之;勤而無所,必有悖心。且行千里,其誰不知?」
秦穆公徵詢蹇叔意見,蹇叔說︰
「軍隊長途跋涉侵襲擊遠方的國家,這道理我沒聽過。
我軍精疲力竭,而遠方的鄭國早有準備,這樣做大概不行吧?
我軍的行動,鄭國一定知道,軍隊辛辛苦苦地遠征卻無用武之地,
一定會有軍心錯亂;況且軍行千里,其他國家哪會不知道!」
公辭焉。召孟明、西乞、白乙,使出師于東門之外。
蹇叔哭之曰:「孟子,吾見師之出,而不見其入也。」
公使謂之曰:「爾何知?中壽,爾墓之木拱矣!」
秦穆公不同意他的意見,召來百里孟明、西乞術、白乙丙,
命令他們率領軍隊從東門出發。
蹇叔哭著說︰「孟明啊!我看到軍隊出發而不知能否看到你們回來了!」
秦穆公派人對他說︰「你懂得甚麼?如果你活到中壽就死去,
你墓旁的樹木現在已經粗壯得要合抱了!」
蹇叔之子與師,哭而送之,曰:
「晉人禦師必於殽,殽有二陵焉。其南陵,夏后皋之墓也;
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風雨也。必死是間,余收爾骨焉。」
蹇叔的兒子也在軍隊之中。蹇叔哭著送別他,說︰
「晉國一定會在殽山一帶突襲我軍。殽山有兩座山陵︰
南面的山陵是夏朝天子皋的陵墓;
北面的山陵是周文王曾經躲避風雨的地方。
你們一定會死在那兩座山之間,我在那裡替你收拾屍骨吧!」
秦師遂東。
秦軍於是向東方進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