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姓暴卒,隨鬼使去,見冥王。王稽簿,怒鬼使悞捉,責令送歸。
張下,私浼(音美)鬼使,求觀冥獄。鬼導歷九幽,刀山、劍樹,一一指點。
末至一處,有一僧扎股穿繩而倒懸之,號痛欲絕。
近視,則其兄也。張見之驚哀,問:「何罪至此?」
鬼曰:「是為僧,廣募金錢,悉供淫賭,故罰之。欲脫此厄,須其自懺。」
有一個姓張的人突然死了,隨著鬼卒去見閻王。
閻王查閱生死簿,生氣地罵鬼卒捉錯人了,差鬼卒送他回去。
張某到了堂下,私求鬼卒,帶他參觀陰曹地府。
鬼卒就帶他看了九泉之下,刀山、劍樹都一一指點他看。
最後到了一處,有個僧人大腿被繩子穿過,倒吊著懸在那裡,哀號著痛不欲生。
張某走近一看,原來是他的哥哥。
張某見了又驚又悲,問:犯了甚麼大罪得受這樣的苦楚?
鬼卒說:他是個僧人,卻到處募捐錢財,都用來供他吃喝嫖賭,所以懲罰他。
想要擺脫這個厄難,必須他自行悔過。
張既甦,疑兄已死。時其兄居興福寺,因往探之。
入門,便聞其號痛聲。
入室,見瘡生股間,膿血崩潰,挂足壁上,宛然冥司倒懸狀。
駭問其故。曰:「挂之稍可,不則痛徹心腑。」張因告以所見。
僧大駭,乃戒葷酒,虔誦經咒。半月尋愈。遂為戒僧。
張某醒過來後,想起所見的事,懷疑他哥哥已經死了。
當時張某的哥哥住在興福寺,因為這件事,他決定去探望兄長。
才進寺廟的大門,就聽到兄長痛苦號叫的聲音。
進到屋內,見到他兄長大腿上長了個大瘡,膿汁和著血都爛了,
腳倒懸在牆上,宛如他在地府所見。
張某驚駭地問兄長為何如此。
回答說:把腳掛起來還好一些,否則簡直要痛到心坎裡了。
張某就把在陰間所看到的情形告訴了兄長。
他的兄長聽了大吃一驚,就戒了葷食與酒,虔誠地讀經讀咒。
過了半個月才痊癒,從此成了一個遵守戒律的僧人。
異史氏曰:「鬼獄渺茫,惡人每以自解;
而不知昭昭之禍,即冥冥之罰也。可勿懼哉!」
蒲松齡說:陰間遼遠而不易見,惡人總是用這種念頭來安慰自己;
可是卻不知道陽世間遇到的災禍,就是冥冥之中上天對他們的懲罰,
這難道不可怕嗎!
白話試譯:水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