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公名聘,辛丑進士。抱病彌留,忽覺下部熱氣,漸升而上:至股則足死;
  至腹則股又死;至心,心之死最難。
  凡自童稚以及瑣屑久忘之事,都隨心血來,一一潮過。
  如一善,則心中清淨寧帖;一惡,則懊憹煩燥,似油沸鼎中,
  其難堪之狀,口不能肖似之。
  猶憶七八歲時,曾探雀雛而斃之,只此一事,心頭熱血潮湧,食頃方過。
  直待平生所為,一一潮盡,乃覺熱氣縷縷然,穿喉入腦,自頂顛出,
  騰上如炊,逾數十刻期,魂乃離竅,忘軀殼矣。而渺渺無歸,漂泊郊路間。

  湯公名聘,是辛丑年的進士。
  他在病重將死之時,忽然覺得身體下部有一股熱氣,漸漸朝上升,
  到了大腿的地方,腳就死去;到了腹部,腿又死了;到了心部,心最難死。
  凡是從小時候開始以及早就忘了的瑣細之事,都像潮水般在心頭一一湧現。
  如果是一件善事,心中就覺得清靜安適;
  如果是一件惡事,心中就覺得懊惱煩悶,像鍋裡沸騰的油,
  其痛苦的模樣,無法用言語形容得出來。
  還憶起七八歲時,曾抓過幼雀害死了牠,
  只這麼一件事,就使他心頭熱血翻湧,一頓飯的時間才能平靜。
  直到平生所作所為都一一湧現完畢,才覺得一縷縷熱氣穿過喉嚨進入腦子,
  從頭頂穿出,像炊煙般騰空而起,
  過了幾十刻的時間,魂才離體而去,忘了原來的身軀。
  湯公覺得神魂遠馳,無所歸托,飄蕩到郊外的路上。

  湯公:光緒九年《溧水縣誌》九:湯聘,祖籍江寧縣,隸籍溧水縣人。
  順治十四年丁酉舉人,十八年辛丑進士,曾官平山縣知縣。
  馮鎮巒評此篇謂:湯聘死而復生,系順治十一年甲午就試省城時事,
  其獲觀音救助則因「見色不淫」。
  (所據《丹桂籍注》當系登科記之類科第名錄,今未寓目。)

  而首句下馮評又云:「湯公字稼堂,仁和人」,
  則顯指中乾隆元年恩科,仁和籍,官至湖北巡撫之別一湯聘,
  為蒲松齡所未及知聞者。
  馮氏於兩處評語內偶將二人混為一人,易致讀者誤會,故附辨之。

  一巨人來,高幾盈尋,掇拾之,納諸袖中。
  入袖,則疊肩壓股,其人甚夥,薅(音ㄏㄠ)惱悶氣,殆不可過。
  公頓思惟佛能解厄,因宣佛號,纔三四聲,飄墮袖外。
  巨人復納之。三納三墮,巨人乃去之。

  忽然來了一個巨人,幾乎有八尺那麼高,巨人把湯公撿起來,放進袖中。
  湯公進了袖子,裡面的人肩疊肩,腿壓腿,煩熱悶氣,實在無法忍受。
  湯公忽然想起只有佛能解除厄難,因此高誦佛號,
  才叫了三四聲,就輕飄飄地掉出袖外。巨人又把他撿進袖裡。
  巨人撿了他三次,他也掉落三次,之後巨人便離去了。

  尋:古代長度單位。《詩·魯頌·悶宮》:「是斷是度,是尋是尺。」
  註:「八尺曰尋。」

  公獨立徬徨,未知何往之善。
  憶佛在西土,乃遂西。無何,見路側一僧趺坐,趨拜問途。
  僧曰:「凡士子生死錄,文昌及孔聖司之,必兩處銷名,乃可他適。」
  公問其居,僧示以途,奔赴。無幾,至聖廟,見宣聖南面坐,拜禱如前。
  宣聖言:「名籍之落,仍得帝君。」因指以路。公又趨之。

  湯公獨自一人,徬徨著不知該往哪去。
  想到佛在西方樂土,就決定朝西前行。
  沒多久,見路邊有一個和尚在打坐,便向前行禮問路。
  和尚說:凡是文官的生死冊,都由文昌帝君和聖人孔子管理,
  你必須到這兩處銷了名,才能到別處去。
  湯公問他們的住處,和尚為他指路,湯公急忙奔去。
  到了聖廟,見孔聖人朝南坐著,湯公就像先前一樣跪拜祝禱。
  孔聖人說:你要在生死冊銷名,還得靠文昌帝君。
  於是告訴他去路,湯公又動身前往。

  文昌:文昌帝君,道教尊為主宰功名、祿位之神。
  按:文昌,本星名,亦稱文曲星、文星,古代星相家認為它是吉星,主大貴。
  宋、元道士假托梓潼神降生,作《清河內傳》,
  稱玉皇大帝命他掌管文昌府和人間祿籍。
  元仁宗延三年(1316)加封為「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」,
  遂將梓潼神與文昌星合二為一:成為主宰天下文教之神。

  宣聖:孔子。孔子自漢以來被歷代封建王朝尊奉為聖人。
  宣,是他的謚;漢平帝元始元年追諡孔子為褒成宣尼公,
  後代又曾被謚為宣父、文宣王等。

  見一殿閣,如王者居。俯身入,果有神人,如世所傳帝君像。伏祝之。
  帝君檢名曰:「汝心誠正,宜復有生理。但皮囊腐矣,非菩薩莫能為力。」
  因指示令急往。

  湯公看見前面有一座宮殿,如同君王住的地方。
  他俯下身子進去,果然有一神人在內,像世上所傳說的帝君模樣。
  湯公伏身祝禱。帝君檢查名冊後,對湯公說:
  你的心地誠懇正直,應該還可復生回人世。
  但你的軀體已經腐爛了,不是菩薩的話,任誰也無法幫你。
  於是又指點他去路,叫他急速去找菩薩。

  公從其教。俄見茂林修竹,殿宇華好。
  入,見螺髻莊嚴,金容滿月;瓶浸楊柳,翠碧垂煙。
  公肅然稽首,拜述帝君言。菩薩難之。公哀禱不已。
  旁有尊者白言:「菩薩施大法力,撮土可以為肉,折柳可以為骨。」
  菩薩即如所請,手斷柳枝,傾瓶中水,合淨土為泥,拍附公體。
  使童子攜送靈所,推而合之。棺中呻動,家人駭集。
  扶而出之,霍然病已。計氣絕已斷七矣。

  湯公順著帝君指的路前進。
  忽然見有茂盛的樹林、修長的竹林、華美的殿堂樓宇。
  湯公走進大殿,見菩薩盤著螺旋狀的高髻,神情莊嚴,面容豐滿而有光彩;
  手中瓶裡插著楊柳枝,翠綠如碧玉,又如垂落的綠煙。
  湯公肅然叩拜,轉述了文昌帝君所說的話。
  菩薩感到為難,湯公又不停哀求祝禱。
  旁邊一位尊者說:請菩薩施大法力,聚土作他肉身,折柳成他骨頭。
  菩薩就如尊者所說,折斷柳枝,又倒出一些瓶中的水,
  用淨土和成泥,把泥拍附在湯公身上。
  再令仙童帶他回到停靈的地方,推著湯公的靈魂與身體相合。
  這時聽到湯公的棺材中有呻吟聲,家人驚駭地聚集過來,
  打開棺木,把湯公扶出,湯公的病已好了。
  算了算時間,距離湯公斷氣已過七天了。

  白話試譯:水晴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水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