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陵曲銀台公,讀書樓上。值陰雨晦冥,見一小物,有光如熒,蠕蠕而行。
  過處,則黑如蚰跡。漸盤捲上,卷亦焦。意為龍,乃捧卷送之。
  至門外,持立良久,蠖曲不少動。
  公曰:「將無謂我不恭?」執卷返,仍置案上,冠帶長揖送之。
  方至簷下,但見昂首乍伸,離卷橫飛,其聲嗤然,光一道如縷;
  數步外,回首向公,則頭大於甕,身數十圍矣;
  又一折反,霹靂震驚,騰霄而去。回視所行處,蓋曲曲自書笥中出焉。

  於陵有一個掌管國家奏狀案牘的曲公,有一天在樓上讀書。
  這天正值陰雨天,天色昏暗,他見一個小小的東西,
  身上發著像螢火蟲一樣的光,蠕動著行走。
  牠經過的地方,就會留下黑黑的、如同蛞蝓般的痕跡,
  漸漸又盤行到書卷上,書卷也焦了。
  曲公心想牠可能是條龍,就雙手捧著書卷送到外面去。
  到了門外,曲公捧著書卷等了很久,可是小龍盤蜒在卷上一動也不動。
  曲公說:難道認為我不恭敬嗎?
  於是捧著書卷回到屋裡,仍舊放在桌上,穿戴官服,深深作揖,
  再端起書卷送小龍出去。
  剛到屋簷下,只見小龍抬起頭,突然伸展軀體,離開書卷飛去,
  發出嗤嗤的聲音,帶著一縷白光;小龍飛出幾步遠以後,回過頭來朝著曲公,
  這時牠的頭已像甕那麼大,身寬數十圍了。
  接著又一轉身,發出如雷響聲,騰空而去。
  曲公回到屋裡查看牠所經過的地方,原來是曲著身子從書箱裡爬出來的。

  於陵曲銀台公:曲迂喬,號帶溪,山東長山縣(今屬鄒平縣)人。
  明神宗萬曆五年(1577)進士,歷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,著有《光裕堂文集》。
  於陵,春秋齊邑名,長山縣的古稱。銀台,通政使的別稱。
  宋門下省於銀台門內設銀台司,掌國家奏狀案牘,
  職司與明清通政使司相當,故沿為後者代稱。

  蚰:蜒蚰;即蛞蝓,俗名鼻涕蟲。是一種無殼蝸牛。
  一說即蝸牛。二蟲過處皆留有狀印跡。

  白話試譯:水晴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水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