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子曰:凡用兵之法,馳車千駟,革車千乘,帶甲十萬,
  千裏饋糧,則內外之費,賓客之用,
  膠漆之材,車甲之奉,日費千金,然後十萬之師舉矣。
  其用戰也勝,久則鈍兵挫銳,攻城則力屈,久暴師則國用不足。
  夫鈍兵挫銳,屈力殫貨,則諸侯乘其弊而起,
  雖有智者,不能善其後矣。
  故兵聞拙速,未睹巧之久也。夫兵久而國利者,未之有也。
 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,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。

  孫子說,根據一般作戰常規,出動戰車千乘,運輸車千輛,
  統兵十萬,沿途千里轉運糧草,
  內外的日常開支,使者往來的費用,
  修繕武器用的膠漆、戰車所需的膏油、修甲所需的金革等等,
  每日須耗費千金,作好了這些準備後,十萬大軍才能出動啊!
  所以,用兵打仗就要做到勝任裕如,舉兵必克,
  否則,長久僵持,兵鋒折損、銳氣被挫,攻城就力竭,
  長期陳兵國外則國內資財不足。
  如果兵鋒折損,銳氣受挫、兵力耗盡、財政枯竭,
  那麼,其他諸侯國就會趁這個困頓局面舉兵進攻,
  即使睿智高明的人也難以收拾好這個局面。
  用兵打仗,只聽說計謀不足但靠神速取勝的,
  沒有聽說有計謀卻要拖延戰爭時日的。
  戰爭時間長而對國家有利這種事,從來就沒有過。
  因此,不能全面了解戰爭害處的人,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戰爭的有利之處。


  善用兵者,役不再籍,糧不三載;取用於國,因糧於敵,故軍食可足也。

  善於用兵的人,兵員不再次徵調,糧餉不再三轉運。
  各項軍用從國內取得後,糧草補給在敵國就地解決,那麼,軍糧就可滿足了。


 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,遠輸則百姓貧。
  近於師者貴賣,貴賣則百姓財竭,財竭則急於丘役。
  力屈、財殫,中原內虛於家。
  百姓之費,十去其七;公家之費,破車罷馬,甲胄矢弩。
  戟蔽橹,丘牛大車,十去其六。

  國家由於興兵而造成貧困的原因是長途運輸。
  長途轉運軍需,百姓就會貧困。
  軍隊經過的地方物價高漲,物價上漲就會使百姓財物枯竭,
  財物枯竭就汲汲於應付賦役。
  民力耗盡,財物枯竭,國內家家空虛,百姓的資財耗去了十分之七。
  國家的資財,戰車破損了,戰馬疲病了,
  盔甲、矢弩、矛盾、牛、車之類,耗去了十分之六。


  故智將務食於敵。
  食敵一鍾,當吾二十鍾; 稈一石,當吾二十石。

  因而,高明的將領務求從敵方奪取糧草。
  就地從敵方奪取糧食一鍾,相當於自己從本國運出二十鍾;
  就地奪取敵人飼草一石,相當於自己從本國運出二十石。


  故殺敵者,怒也;取敵之利者,貨也。
  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,賞其先得者,
  而更其旌旗,車雜而乘之,卒善而養之,是謂勝敵而益強。

  激勵士卒奮勇殺敵,是使之威怒;
  鼓勵將士奪取敵人資財,要用財物獎勵。
  因此在車戰中,凡繳獲戰車十輛以上的,
  獎賞那先奪得戰車的士卒,並且更換敵戰車上的旌旗,
  將其混合編入自己的車陣之中,
  對於俘虜,則予優待、撫慰,任用他們作戰,
  這就是所謂戰勝敵人而使自己日益強大。


  故兵貴勝,不貴久。 故知兵之將,生民之司命,國家安危之主也。

  所以,用兵作戰以勝任裕如,舉兵必克為貴,
  不主張力不從心,僵持消耗。
  深知用兵之法的將帥,是民眾命運的掌握者,是國家安危的主事者啊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水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